英國GP網上預約全面實施 告別朝早打爆電話搶位
- 港英士多 HKerStore

- Oct 3
- 3 min read
英國政府宣布,自 2025 年 10 月 1 日起,英格蘭所有 GP 診所(General Practice,一般醫生/家庭醫生)都必須在工作日「核心時段」全面開放線上預約請求服務。換言之,以後不論你住在哪一區,都可以透過 GP 的網上平台,隨時提交預約申請,不用再一大早打爆診所電話。
政策重點
線上請求必須全日開放:GP 診所必須在核心時段全部時間(星期一至五早上 8 點至下午 6:30)開放線上諮詢工具,不能隨便關閉。
減少電話壓力:希望將部分需求分流到網上,讓電話線路留給急症或不便上網的病人。
全國統一標準:過去有些 GP 只在部分時間開放線上系統,造成地區差異。新政策將統一規則,避免「postcode lottery」問題。
更多醫療資源:政府同時承諾投入超過 £11 億英鎊,並招聘額外 2,000 名 GP 醫生,支援基層醫療。
患者守則 (Patient Charter):GP 必須在網站列明病人可期待的服務內容與投訴途徑,提升透明度。

新政策的好處 ✅
1. 減少電話「爆線」:以往許多病人要在早上 8 點守候電話(本地人謔稱為「8am scramble」),一打就是幾十次才接通。政府希望透過網上分流,釋放電話線路給急症或不便上網的病人。
2. 提高便利與公平:全國 GP 必須統一開放線上預約,不再由診所自行決定開放時間,避免所謂的「postcode lottery」(不同地區待遇不同)。
3. 提升透明度:診所需在網站公開「患者守則(Patient Charter)」,讓病人更清楚自己應得的服務與投訴渠道。
4. 配套承諾:政府宣布額外注資逾 £11 億英鎊,並招聘超過 2,000 名 GP 醫生,以支援基層醫療壓力。
反對聲音與憂慮 ⚠️
1. 需求爆棚:醫生警告,全天候開放網上請求可能引發「預約洪峰」,令診所接收超出負荷的病例,醫護壓力更大。
2. 安全與分流風險:線上表格難以準確判斷哪些屬於緊急個案。若嚴重病症被延誤處理,可能危及安全。
3. 削弱醫病關係:大量線上請求可能壓縮面對面診症的時間,病人未必能持續見到同一位醫生,影響「continuity of care」(醫病連續性)。
4. 人手與資源不足:即使政府注資,短期內 GP 人手仍緊張,特別是基礎 IT 設施較弱的診所,難以應付新增工作量。
5. 弱勢群體受影響:年長者、不懂英文或沒有網絡設備的人,可能更難使用線上系統,反而被邊緣化。
實用操作指南
搜查診所網站:網上搜尋你登記的 GP 診所,或透過 NHS 網站進入。
先註冊帳戶:通常需要 NHS 編號和住址,部分診所要求身份驗證。
提交時寫清楚症狀:簡潔但具體,例如:「過去 3 日發燒,已自行服藥但未好轉」,有助醫生判斷優先次序。
如遇困難
電話聯絡診所,解釋不能使用網上系統。
緊急情況應直接撥打 999 或前往急症室。
查詢附近的 walk-in centre 是否能協助。
留意診所公告:有些系統可能會因維護或更新而暫停,建議定期查看診所網站。
英國醫療系統一向以「排期耐、打電話難」見稱,這次 GP 網上預約全面開放,雖未必能一夜之間解決所有問題,但至少代表政府開始正視基層醫療的壓力。對於精通手機與網絡的港人,這將大大提高使用 GP 的便利度。但同時,語言、操作習慣、甚至填表描述症狀的文化差異,仍是需要適應的挑戰。




